千年漳鹽煥新顏:傳統產業的現代化轉型之路
在廣袤西北的甘肅省定西市漳縣,深藏著一段跨越千年的鹽史傳奇。漳鹽作為中國井礦鹽的先驅,自遠古時期便以天然饋贈滋養一方,在華夏鹽業文明長卷中鐫刻下濃墨重彩的篇章。這片古老的鹽田,不僅承載著歷代先民的智慧結晶,更將制鹽技藝融入民俗血脈,成為獨一無二的地域文化基因,支撐起區域經濟的根基。
時光流轉至新時代,面對多元化市場浪潮的沖擊,漳縣以破局者的姿態開啟產業變革。當地政府緊握招商引資這把“金鑰匙”,推動傳統鹽產業與現代科技深度碰撞,一場從生產模式到產品矩陣的全方位轉型升級正在上演。2022年,成都文瀾智谷科技有限公司的強勢入駐,成為這場變革的關鍵引擎。雙方攜手成立甘肅漳鹽勝雪鹽業有限公司,斥資6.5億元在漳縣工業集中區興建年產60萬噸的現代化鹽廠,一座承載著傳統與創新的產業地標拔地而起。
走進廠區,現代化生產圖景令人震撼:智能設備高速運轉,自動化生產線有序作業。小袋食鹽包裝車間內,17臺設備僅需5名工人即可高效管理,單臺設備月產能達800至1000噸,較傳統生產模式效率提升數倍。
公司總經理肖揚難掩自豪:“依托漳縣富集的鹽礦資源、優越的區位優勢,以及政府全程‘保姆式’服務,項目投產即熱銷,首年便斬獲1.2億元產值,現代化生產的強勁動能展露無遺。”
如今,項目二期建設正在加速推進。隨著技術迭代升級,生產成本將從每噸70元驟降至20元,降幅達70%;配套光伏發電項目每年節省200萬元電費,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更具底氣。從破土動工到投產運營僅用15個月,刷新全省井鹽企業建設速度紀錄,更成為甘肅首家實現全流程現代化生產的行業標桿。展望未來,二期產能全面釋放后,企業年產值有望飆升至5億元,年納稅6000萬元,凈利潤突破1.5億元,為地方經濟注入澎湃動力。
生產端的革新只是起點,漳縣更以“鏈式”思維謀劃產業長遠發展。依托優質鹽資源,當地企業深度挖掘市場細分需求,推出無碘鹽、沙棘鹽等“漳鹽+”系列功能產品,精準對接健康消費新趨勢。這種從單一原鹽生產向多元化產品開發的轉型,不僅大幅提升產業鏈附加值,更為鹽化工、鹽文旅等新興業態埋下發展種子。目前,新產品已在區域市場嶄露頭角,收獲消費者認可,標志著漳鹽品牌正突破地域局限,向著全國乃至國際市場穩步邁進。
站在產業升級的歷史坐標上,武陽大地奏響傳統與現代的協奏樂章。現代化廠房的機械轟鳴聲與古老鹽井遺址的歷史余韻交織,見證著從“資源依賴”到“價值創造”的華麗蝶變。未來,漳縣將錨定建設集生產、加工、研發、文旅于一體的特色產業集群目標,讓千年鹽文化在新時代迸發新活力,為西北內陸地區依托特色資源實現高質量發展,書寫生動范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