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口區新戶鎮20萬畝原鹽采收忙
又到一年收鹽季,原鹽收獲正當時。連日來,河口區新戶鎮萬畝原鹽生產基地迎來豐收季,春茬原鹽開始采收。陽光下,縱橫排列的鹽池猶如色彩斑斕的調色板,各大鹽場搶抓氣溫升高、天氣晴朗有利時機,組織機械、人力齊上陣,加快原鹽采收進度。
“從海水到原鹽,這一過程不僅體現了海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轉化,還帶動了經濟發展。”在東營匯泰養殖有限公司,公司負責人在收鹽現場娓娓道來,通過原鹽生產過程展示了“一滴海水”的多重價值。“海水經過納潮、制鹵,被引入灘田儲水池,成為制鹽的原料鹵水。隨著鹵水的蒸發,鹽晶逐漸形成。”
新戶鎮位于我市西北部渤海之濱,擁有47公里海岸線,淺海灘涂面積70萬畝,鹽鹵資源豐富,沿海地層防滲性好,原鹽生產歷史久遠,是黃河三角洲重要原鹽生產基地,也是建設大型鹽及鹽化工項目的“理想地”。目前已開發鹽田20萬畝,原鹽產能突破100萬噸,鹽業已成為新戶鎮財政增收的重要來源和勞動力就業的重要渠道。
借助豐富的資源優勢,近年來,新戶鎮嚴格按照原鹽生產工藝要求,組織開發建設及生產,不斷提高工藝技術水平,充分利用現有化驗手段,做好生產過程質量監控,保障產品質量;堅持新鹵收鹽,降低原鹽鎂離子含量,提高達標工業鹽比例,確保原鹽生產質量全面提高;在原鹽生產基礎上,大力發展鹵水深加工、原鹽深加工等產業,形成完整產業鏈,提升產品附加值。
新戶鎮原鹽生產規模大、質量優,深受全國各地客戶青睞,具有較高的市場價值。“我們的鹽粒大方正、色澤光亮、晶體規則、咸味濃厚,因此,在全國鹽行業中建立起了較高知名度。這些都離不開生態保護。”鑫大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久明深有感觸說。近年來,該公司堅持“一水多用、綠色生產、循環發展”發展理念,嚴格遵照“梯級開發、生態優先、循環可持續”原則進行規劃設計,打造海水利用循環經濟產業鏈,不斷推動原鹽及鹽化工等相關產業提檔升級,提升核心競爭力。公司利用鹽堿灘涂發展了海參和對蝦養殖,形成了生態養殖模式,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。
“小鹽粒”轉動“大發展”。“正是原鹽生產過程中注重環境保護,我們才實現了生態與經濟的雙贏。”新戶鎮有關負責人表示,新戶鎮原鹽生產和相關產業鏈發展為當地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,增加了群眾收入。通過發展漁業、鹽業及相關服務業,新戶鎮實現了產業融合協調發展,帶動了當地經濟全面發展。“‘一滴海水’的價值不僅體現在資源高效利用和經濟效益上,還體現在生態環保和社會發展等多個方面。”
從天空俯瞰新戶鎮萬畝原鹽生產基地,鹽池星羅棋布,猶如大地上的幻彩魔方,形成了渤海灣畔獨特的景觀——成方連片的鹽田因鹵度不同,呈現多彩顏色,熠熠生輝。“一田鹽”牽出“一條鏈”,下一步,新戶鎮將依托海水資源,繼續壯大原鹽產業規模,不斷優化漁鹽產業結構,不斷延伸產業鏈條,持續拓寬產品銷售渠道,讓悠久的漁鹽歷史煥發新活力。